本報記者 彭溢 蔣平
這是一場科技創新賦能龍江數字經濟發展的盛宴。6月9日,在哈爾濱舉行的“匯智龍江”系列成果路演推介對接活動啟動儀式暨“人工智能”成果對接大會上,通過線下路演、線上直播的形式推介的26個人工智能領域優質項目,吸引了我省相關高校院所、企業和省內外投融資機構洽談合作,現場簽署了“哈工大-訊飛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科技精準醫學產業技術研究院”“智能農場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等7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這些項目落地轉化,將在人工智能、精準醫療和智慧農業等領域賦能龍江數字經濟發展。
優質成果展示
期待深度合作
在火熱的成果路演現場,“基于‘空天地’遙感的農業智慧系統”“AI+服務——車聯網道路智能檢測與塌陷風險預警系統”等26個人工智能領域項目持有人,將項目的核心技術、團隊實力、高成長性進行充分展示。近200家省內外投融資機構、人工智能領域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全神貫注捕捉投資的最關鍵要素。
“黑龍江省科教資源優勢突出,數字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希望通過此次路演,可以與黑龍江達成更多深度合作?!贝筮B亞明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方健儒特意趕來參加“匯智龍江”系列成果路演推介對接活動,并就“基于5G+人工智能的壓鑄生產過程管控及質量管理”項目進行了路演推介。
大連亞明是首批國家級重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首批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企業,集鋁合金精密壓鑄件開發和生產、壓鑄模具設計與制造、智能制造及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為一體,擁有近百項核心專利,擁有豐田、奔馳、大眾、福特、沃爾沃等眾多汽車品牌客戶。
“目前,大連亞明已與黑龍江省多個單位建立了合作,與哈東安公司就新能源汽車增程式發動機缸體,T25R、8AT變速箱等達成研發和制造合作共識,計劃在黑龍江投資5億元左右建廠?!狈浇∪褰榻B,就當天路演的項目,大連亞明也與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學部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研究中心洽談深度合作,計劃在哈爾濱投資建立公司。
攜手智能科技
共繪數字藍圖
“通過此次簽約,我們將與哈爾濱工業大學聯合開展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研究,以數字賦能促進公共服務精準化、高效化、智能化?!笨拼笥嶏w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大區總經理徐軍表示。
科大訊飛2022年落戶龍江,成立全資子公司黑龍江訊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身人工智能技術優勢,積極參與黑龍江教育、醫療、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的智能化建設。徐軍告訴記者,“雙方將加強產學研用全方位合作,聯合開展國家重大需求技術攻關、通用人工智能及行業應用技術攻關,推動認知大模型在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安全等多個領域的技術研究及成果轉化落地,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人才及智力支撐?!?/p>
“去年11月,我們獲得了科技部正式批復牽頭建設智能農場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建設完成后,預計將開放提供給農業主管部門、學校智能農場領域科研人員、企業科研人員以及農場主使用?!惫ご笕斯ぶ悄苎芯吭河邢薰径麻L唐降龍介紹。
本次活動中,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與慶安縣政府、通河縣政府、佳木斯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中農發五大連池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黑河綠農集團(黑河全域綠色農業發展集團)5家單位進行“智能農場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戰略合作簽約?!拔覀儗y手破解數字農業技術領域重大應用難題與系統集成瓶頸,促進成果在龍江擴散與轉化應用?!碧平谍堈f。
“通過智能農場創新平臺的開放共享,將有效解決中草藥品質溯源、科學種植、數字化管理等多項難題,強基提質綠色標準種植,打造農業產業鏈綠色發展新模式?!奔涯舅勾髮W國家大學科技園總經理武冬梅說。
開展常態路演
推動成果落地
“我們將以聯合共建研究院為抓手,圍繞先進醫療裝備、信息技術支撐新藥研制、人工智能大模型輔助精準醫療、遠程醫療服務等諸多領域,開展前沿技術攻關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打造集聯合實驗室、工程試驗工廠、技術轉移中心、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器等為一體的聯合創新平臺,推動黑龍江精準醫學領域多元化發展,努力打造龍江生物經濟發展新引擎?!迸c哈工大簽署“科技精準醫學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建協議的哈爾濱葫蘆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集團副總裁母旋說。他表示,目前雙方已經開始推進“臨床基因測序與數據分析一體機研發”“高通量基因檢測柔性智能交付平臺自動化控制系統研發”“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輔助遺傳解讀系統研發”等首批合作項目。
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石兆輝介紹,省委省政府堅持“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為推動科技、產業、金融等要素高效融合發展,推動我省科技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省科技廳計劃全年組織200場以上成果路演推介對接活動,對接科技成果2000項以上,轉化重大科技成果500項以上。截至5月底,已開展112場對接活動,對接成果556項。下一步,省科技廳將進一步梳理科技成果,精準對接產業和投資機構需求, 推動系列活動持續開展。
相信隨著“匯智龍江”系列科技成果路演推介對接活動品牌的常態化開展,將推動更多優質科技成果在龍江沃土落地生根,服務龍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